“我愿意躬身实践,既脚踏实地、又仰望星空,敢想敢为、善作善成,在体验,再蜕变......”这是张若涵同学第一次成功答辩时的结语,即将伴随她开启大学的第三个年头,这次成为了她为大三学年画上句号的主题词。
认识一下她,她来自浙江嘉兴,初中第三名成绩保送嘉兴市第一中学,高中640分正常略带一些超常发挥来到皇冠国际娱乐城
,成为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的教技人,因为只有22级招收了不限选课的浙江考生,于是她被物理考生围绕颤颤巍巍地开启了理学学士的培养道路,她常常感慨和这个专业的缘分,也发现在一堂堂课程之中爱上了这个专业。
如果你问她,她永远都是“都可以”,“保的上就保,保不上就考”,但她其实很早就树立了保研的目标,她不敢承受他人期待的目光,所以鲜少提起自己的目标。她做好了刷绩点的规划,一纸通知打碎了这个想法,但她似乎也还是“都可以”;她做好了暑假各地参加夏令营的准备,一声改革打乱了她的计划,但她似乎也还是“都可以”,只有她知道,一个个“都可以”之后是逐渐强大的内心,拥抱一切的变化,接受一切的失去,做好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。
一次次打开教务网站、一次次刷新竞赛官网、一次次点击保研文件,她经历了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感和无措感。但她似乎成功了,她第一次拿到了正式的第一名,这意味着她拥有更大冲击心仪院校的可能。她学年绩点3.96,平均学分绩点3.88,专业成绩、综合成绩均列第一,她多少次期待又不敢想的结果出现了,看着学长学姐举重若轻的样子,原来真的落在自己身上有千钧重。
她的大二是颗粒无收的一年,院级、校级、省市级竞赛都像石子投入了大海般杳无音讯,辅导员提醒她要多关注竞赛方面的空缺,她尝试沉淀自己又不免焦急,看着同龄人在大二就有学科竞赛成绩,她在思考到底需要打开自己的哪一个经脉。她很感谢张红英老师,是她看出了她的不安和着急,她告诉她,这是个慢慢播种发芽的过程,有了权当意外之喜,没有反而是正常的。这句话一直激励着那时候甚至这时候的她,她也同样用这些话鼓励着和她有同一心情的学弟学妹。终于到了大三,她觉得她很幸运,学科竞赛的气运终于轮到了她,第二次投计算机设计大赛的作品《智能识人术——魔童世界的人脸识别解密》一路过关斩将,挺过两轮筛查来到常州工学院省赛,最终带领她第一次踏入南京大学的校门,争气地拿下她的第一个国家级竞赛。蓝桥杯视觉艺术设计赛《这个无锡有点甜》江苏省二等奖、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省级三等奖《西游梦境——名著中的地理闯关之旅》,她以第一作者拿下两个省赛,皇冠国际
第三届支教课程设计大赛《哪吒贺新春:Scratch编程动画大挑战》第一次以全场第一的成绩摘下特等奖,她过去只敢羡慕名单上的同学,今天也轮到了自己。此外,代表教育技术本科生党支部的微党课设计大赛、因为没有讲完被强制打断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,多轮试讲的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,每一次的体验都化为养分滋养着她的蜕变。
一个平常的周五,王靖老师正在讲授《教育技术研究方法》课程,她素来很喜欢和老师互动,正在认真应答着,突然一则消息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——江苏省第一届鲲鹏计划·优秀大学生暑期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,只需要承担10%的费用就有为期三周的研学体验,在这之前她从未想过出国,时间紧急,她第一时间和父母表达了想去的意愿,父母始终支持她的决定,她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有这么强烈的意愿出去看看世界。教资面试结束的返程途中,她接到了第一志愿UCL录取成功的好消息,开始了紧张地准备材料,直到落地英国,她还是紧张的。
在第一周,Sahan从计算机科学的视角为她介绍了教育技术及其现状,从全球视野出发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和开放教育资源,细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、教育中人工智能扮演的多层角色以及人工智能如何提升认知等。第二周Dorothy将行为主义、认知主义、建构主义、正规教育、非正规教育、特殊群体教育、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娓娓道来。第三周是Nicholas为她带来的社会学主题课程,他是第一位英国教师,标准的英式发音深深吸引了她。
她至今仍无法预估这此英国之行会给她的生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,她只知道这是个大胆的决定,2022级政策变化,每天都处在不确定中,直到她真的身处异国他乡,还需要每日紧张担心国内无法控制的各种结果,但她从未后悔这个决定,鲲鹏计划项目本身兼具规范性和自由度,让她好好的学、好好的体验,其精心安排和筹备也非常值得她这个保守派的冒险。她能感觉到这是她走向更远的起点。
对于科研,她感谢遇到了欣赏她、愿意给她机会的老师和朋友们,他们领她入门、鼓励她迈出第一步,让她虽然成果寥寥,但确实积累了不少经验,如果有幸研究生阶段能够有所成就,她希望能再回到母校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学术。
她在最后一场保研面试中提到,她以落子无悔的心态相信“日拱一卒无有尽,功不唐捐终入海”的力量。从小到大,她一直没有太多的经验,更多地是她去体验带来的感受,所以她害怕未知的同时靠近未知。她说,正是有了体验的勇气,她才拥有蜕变的可能;正是有了在广阔天地中的扎根蓄力,她才迎来了下一次的淬炼与蜕变。我想告诉她,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热情坚定地、沉稳地走下去。
就这样,步履不停,以脚步丈量成长的维度;深思不怠,用思考穿透知识的表象;破茧成蝶,让蜕变定义青春的价值。

张若涵,汉族,中共党员,2004年7月生,现就读于皇冠国际娱乐城
教育技术学(师范)专业。曾获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、蓝桥杯省级二等奖、太湖人才奖学金、同心惠美奖学金、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。